建研院智能钢绞线技术荣获国际大奖
近日,在国际原子能机构(IAEA)第69届大会期间,备受瞩目的第二届ISOP(营运核电厂创新国际网络)创新奖正式揭晓。中核集团旗下中核工程与北京建工建研院携手合作的《预应力安全壳智能钢绞线技术》项目成功斩获该奖项,其围绕国家名牌 “华龙一号” 的持续创新实践,得到国际权威机构的高度认可。IAEA副总干事丘达科夫亲自主持颁奖仪式,为包括该项目在内的5个获奖项目代表颁发荣誉。
此次获奖的预应力安全壳智能钢绞线技术,由建研院率先提出创新构想,中核工程作为核心合作单位深度参与技术研发与实践落地。该技术是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“严重事故安全壳系统性能研究”及“华龙后续机型研发”项目的关键科研成果,其核心创新在于将光纤光栅精准嵌入安全壳预应力钢绞线中,突破性实现了预应力钢绞线 “承载”与“感知”的双重功能。作为“安全壳全寿期智能化系统”的重要组成部分,该技术围绕“敏锐感知、高效仿真、数字孪生、智慧运维”四大核心方向展开探索,能够为核电厂安全壳的建造施工、日常运维、长期服役健康状态评估,以及事故场景下的应急决策提供全方位、高精度的数据支撑,从根本上保障了安全壳作为核电机组最后一道实体屏障的完整性,显著提升了核电机组安全性能,为“华龙一号”等国产核电名牌的安全可靠运行奠定了关键技术基础。
在ISOP技术分享会上,基于北京建工建研院提出的技术方案所研发的监测技术与产品,通过全球直播向IAEA官员及各国专家展示,引发广泛关注与高度认可,此次分享会通过全球直播形式向世界传递中国核电创新声音,IAEA官员及各国线上线下与会专家对该技术表现出浓厚兴趣,纷纷围绕技术细节与应用场景展开深入交流。未来,随着该技术在核工业领域的进一步推广应用,建研院将继续以创新为驱动,为实现 “双碳” 目标、推动核电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贡献更多力量。

